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
2023年,中國石油援疆“一號工程”——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實現主干管線全面投產10周年。這條環繞塔里木盆地、長達2950公里的“氣路”通向南疆29個縣市、20個農牧團場,讓450多萬各族群眾跨入了“藍金時代”的現代化生活。
|
柯爾克孜族老人葉兒肯別克拉著巡線員工的手行吻手禮,感謝石油人將“福氣”送到帕米爾高原。 |
看不見的“送暖路”
一路向西,汽車駛進位于帕米爾高原上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祖國的最西端,明黃色的天然氣管線標志樁從車窗外掠過。一條看不見的路潛伏在白雪覆蓋的戈壁灘下,一頭連著沙漠腹地的氣井,一頭連著南疆萬家燈火。
2013年,中國石油援疆“一號工程”——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全線貫通。這條環繞塔里木盆地、長達2950公里的“氣路”,通向南疆29個縣市、20個農牧團場,讓450多萬各族群眾跨入了“藍金時代”的現代化生活。
|
庫車市大馕城商戶使用以天然氣為燃料的馕坑,烤馕更快、更清潔。 |
“過去一個冬天買煤的費用,足夠買一年用的天然氣。”依沙克·居馬算了一筆經濟賬。
這是柯爾克孜族老牧民依沙克·居馬步入“藍金時代”的第10個冬天。在曾經堆滿木柴的平房里,6頭牛、30只山羊在寬敞的牲口棚里咀嚼著草料。有了壁掛爐,冬天無須砍柴燒火,依沙克全身心搞養殖、打零工,1年攢下1萬多元。4年前,他作為村里的“草根宣傳員”參加學習培訓,為262戶村民講自己的脫貧故事,講安居房里現代化的新生活。
|
南疆利民管網調控大廳燈火通明,生產調度員堅守崗位,時刻關注管網運行情況。 |
10年來,中國石油守住南疆各族百姓民生用氣的底線,幫助他們走上清潔能源的“新路”,打消冬季用能的顧慮,踏實地過好每個冬天,自在地開拓一番新天地。
這條看不見的路,越走越長。
|
塔里木油田員工聯合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當地燃氣公司入戶走訪,宣講燃氣安全知識。 |
“今年冬天,我的氣管炎不怎么發作了。”63歲的阿吉熱木·艾山坐在位于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的新家里,窗簾上,一串串民族風吊墜一塵不染。
這是阿吉熱木用上天然氣的第一個冬天。
|
位于喀什市的南達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生產牛奶馕、辣皮子馕等民族特色食品。 |
以前,在煤火、煙塵的常年侵襲下,她患上了嚴重的氣管炎,一接觸冷空氣就容易發作。2019年,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烏什支線成功投產,終結了烏什縣用車輛拉運天然氣的歷史。2022年,她從尚未通氣的偏遠村鎮搬進了縣城的新樓房。伴著陽臺上茁壯成長的綠植,她輕松度過了曾經“病得走不動路”的難熬冬日。
10年來,塔里木油田陸續建成大北、阿瓦提、烏什、大橋鄉等支線,天然氣管道如毛細血管般持續延伸,將更多當地居民從煙熏火燎的昨日,帶向清潔溫暖的今天和明天。
路的那一頭,無數石油人為這股暖流保駕護航。
|
帕米爾高原上,預探井康蘇6井正平穩鉆進。近年來,塔里木油田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為南疆利民保供“添底氣”。 |
|
雪后,帕米爾高原山區氣溫驟降,巡線班組沿著阿喀干線仔細巡檢,確保下游天然氣安全供應。 |
“‘利民’是我們的責任。” 塔里木油田油氣運銷事業部南疆利民油氣儲運中心副經理李曉波說。
為了這份責任,塔里木油田不斷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掌握8000米超深層勘探開發系列技術,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建成喀什、三岔、澤普、和田4個壓氣站,形成“四級五段”增壓保供模式……每天,都有120余名巡線員工在寒風和冰雪中翻越戈壁、跨過河流,只為千里氣龍安全平穩送暖。
|
員工在塔里木油田柯克亞儲氣庫氣源井K7K-H3井巡檢?驴藖唭鈳爝M入首個采氣期,有效提升了南疆天然氣調峰保供能力。 |
南疆利民油氣儲運中心的大樓里,懸掛著一幅由民族農民畫家艾爾肯·司衣提創作的農民畫。右下角,一群“紅工衣”正緊鑼密鼓地鋪設管道。畫面上方的居民樓里,維吾爾族姑娘正用燃氣爐灶為一家人張羅佳肴。
|
東方物探塔里木物探處219隊員工征戰羅斯三維項目,堅定不移尋找油氣戰略接替區。 |
那條斜穿畫面的天然氣管線就是一條“氣路”,將石油人與南疆人民緊緊連在一起。源源不斷的天然氣一直“在路上”,去改變南疆的冬日,去溫暖每一戶人家。
圖丨記者 呂殿杰 通訊員 王波
文丨記者 許琳迪 通訊員 魏婉麗
微信公眾號:zgsyb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