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abuqc"></dd>
    <th id="abuqc"></th>
  • <rp id="abuqc"><object id="abuqc"></object></rp>
    <li id="abuqc"></li>

    <dd id="abuqc"><center id="abuqc"></center></dd>
      <nav id="abuqc"></nav>
      新聞中心  >  您當前的位置 : 綜述·分析

      石油回響2023·特稿②

      澎湃綠色發展新動能

      ——從三個切片透視新能源新活力

        天山南麓,塔里木油田葉城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現場,太陽能光伏板鱗次櫛比,宛若一片藍色的海洋;

        松嫩平原,吉林油田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成功,“大風車”舞出新“豐”景;

        京畿大地,華北油田承建的北京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入列冬供“方陣”,送上來自地下的“熱”愛;

        河西走廊,玉門油田規;稍偕茉粗茪漤椖拷ㄔO蹄疾步穩,“石油搖籃”開啟轉型發展“氫”篇章;

        …………

        中國石油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圍繞國家“雙碳”目標和戰略發展需要,全力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全面布局和提速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能源當量”理念奏響“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新”樂章,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石油“新”力量。

        近年來,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從零起步、夯基壘臺、加速發展,一年三跨步,一步一臺階。特別是2023年,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發展不斷提速、乘風破浪,在市場開拓、創新探索、管理提升、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果豐碩,邁入規;l展新階段,加速奔向“風光無限”的能源“新”時代。

        戰略引領

        市場開拓打開新局面,熱電氫“三駕馬車”齊驅并進

        回望2023年,“全面提速”成為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發展的主旋律,“大步流星向前進”成為新能源業務最真實的寫照。中國石油在油氣產量當量持續增長的基礎上,新能源業務市場開拓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縱向看,從分布式光伏起步探索,到2021年建成中國石油首個集中式并網發電項目,吹響新能源發展的沖鋒號角;從2022年新能源開發利用能力達到800萬噸標準煤/年,新能源發展活力逐漸釋放,到2023年熱電氫“三駕馬車”齊驅并進,新能源業務整體邁上規;l展新臺階……3年來,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發展穩中求進、進中求新、新中突破,彰顯能源央企轉型發展實打實的“含金量”。

        清潔電力業務唱響風光“二重奏”——

        從塔里木油田尉犁縣10萬千瓦、且末縣10萬千瓦、葉城5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相繼一次性并網發電,到玉門油田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正式歸調國網甘肅省調度控制中心;從大慶油田首個風電利用工程——龍一聯風光發電站,風、光累計發電量突破1500萬千瓦時,到中國石油在建單體規模最大的集中風電項目,即吉林油田第一批新能源規模外送工程——昂格55萬千瓦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成功……中國石油的產業優勢持續釋放,推動清潔電力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

        繼2022年中國石油新建成風光發電裝機110萬千瓦、總裝機規模達到140萬千瓦后,2023年中國石油清潔電力業務繼續追“風”逐“日”,風光發電裝機規模再次翻番式躍升。

        地熱業務“后衛”轉“前鋒”——

        從中國石油首個中深層U形井地熱項目——大慶油田朝熱R3-U1井組地熱開發試驗工程試運效果良好,到冀東油田地熱業務成功進軍河南省開封市、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地熱供暖市場開拓“再下一城”,再到華北油田承建的北京市首個中深層地熱供暖試點示范項目正式入列冬供“方陣”,首都冬季供暖再添綠色“新”勢力……中國石油地熱業務進一步提速發展,在2022年全年新建成地熱供暖面積1006萬平方米、累計建成近2500萬平方米供暖面積的基礎上,2023年新拓展地熱供暖市場面積超4000萬平方米,累計建成投運地熱供暖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

        氫能業務在穩步探索中多點開花——

        繼中國石油“點燃”冬奧史上首支綠氫火炬后,中國石油氫能業務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從中國石油首套1200立方米堿性水制氫電解槽在寶石機械下線,新能源產業進一步延伸到裝備制造領域,到中國石油首個規;稍偕茉粗茪漤椖——玉門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氫示范項目開工,開啟中國石油規;苽渚G氫的新篇章。截至2023年11月底,銷售分公司累計建成18座加氫站。中國石油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勢能逐漸釋放。

        創新驅動

        產業發展實現新跨越,綜合能源服務商形象深入人心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從謀劃布局到落地實踐,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提速發展,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3年來,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從零起步、加速起跑,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準方向。特別是2023年,中國石油打出模式探索、技術創新、產業拉動的組合拳,不斷拓展、探索油氣和新能源融合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新業態,新能源版圖不斷擴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以“融”為核,持續探索新能源發展的寬度與廣度——

        油氣業務是中國石油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也是發力新能源業務的重要依托。從新疆油田首個綠色稀油光熱利用項目——火燒山油田光熱利用項目正式投產,到吐哈油田吐魯番區域120兆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并網發電;從大慶油田的星火水面光伏、冀東油田的漁光互補,到華北油田首個分布式智能電網調試成功并正式運行;從吉林油田建成投運亞洲最大陸上采油平臺集群零碳示范區,產出我國首桶“零碳原油”,到青海油田格爾木燃機重啟及配套新能源、油氣勘探開發項目開工建設,邁出“氣電+新能源”發展的關鍵一步……中國石油加快探索多能互補、源網荷儲、智能微網、漁光互補、水面光伏、屋頂光伏等新能源與油氣業務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以實際行動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以“創”為擎,不斷增加新能源發展的厚度與高度——

        雪后的新疆吐魯番,寒風凜冽。吐哈油田鄯善工業園區里一派繁忙景象:中國石油首個自主研發設備制氫試驗項目平穩運行,太陽能在這里不斷上演著由綠電到綠氫的華麗轉身。這是中國石油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

        從利用現有天然氣管道成功試驗長距離輸送氫氣技術,摻氫比例達到24%,為我國今后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氫能運輸提供技術支撐,到世界首座電熱熔鹽儲能注汽試驗站在遼河油田歡喜嶺采油廠順利投產,助力老油田開辟儲能業務新賽道;從寶石鋼管公司研制的3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在長慶油田投運,填補中國石油新能源裝備研制的又一空白,到冀東油田曹妃甸新城地熱供暖項目作為典型示范項目,入選全球地熱領域首項行業標準……3年來,中國石油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大科技研發力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以“業”為基,穩步拓展新能源發展的長度與跨度——

        創新不是單打獨斗,而是以產業為中心,打通鏈條,融匯資源,聚合發力。

        資本拉動。繼2022年中國石油通過昆侖資本戰略投資上海杉杉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后,2023年中國石油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成功收購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以資本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銷售終端在充換電領域的全國性戰略布局,加快邁進充換電頭部企業行列,構建加油站“人·車·生活”生態圈,助力打造終端能源消費新場景。

        產業協同。從華北石化公司自產氫氣進入北京銷售公司時順苑油氫合建站,實現中國石油自主生產氫氣在北京地區的商業化運營,到吐哈油田與寶石機械聯合開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200立方米/小時制氫試驗項目在鄯善工業園區投運,再到玉門油田煉廠制備的氫氣通過甘肅首條中長距離輸氫管道輸送至下游用氫企業……中國石油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的勢能持續轉化為新能源發展的澎湃動能。

        改革發力

        組織管理邁上新臺階,綠色高質量發展積勢蓄能

        全面提速發展新能源業務,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需要通過改革點燃創新引擎,釋放發展動能。

        3年來,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加速奔跑,自上而下的改革舉措也在持續深化,組織管理的體制優勢和人才隊伍的活力競相釋放。

        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中國石油以綠色低碳戰略為引領,持續強化新能源業務整合,成立由集團公司黨組領導牽頭的“雙碳三新”工作領導小組,并定期召開會議,戰略統籌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雙碳三新”業務發展,將新能源擺到同油氣業務同等重要的位置來發展,以油氣和新能源分公司為統領,在上游16家油氣田企業成立新能源事業部,創新扁平化組織管理模式,成立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發力新能源前沿技術研究。同時,不斷優化和完善新能源業務的投資管理政策,強化責任主體,圍繞新能源業務發展的痛點、堵點,創新改革舉措,聚焦全產業鏈發展,探索成立合資公司等新形式,不斷拓展新能源業務的組織管理模式,激發新能源業務發展的澎湃活力。

        筑巢引鳳激發人才活力。中國石油堅持人才強企戰略舉措,著眼新能源新材料新事業長遠發展,聚焦人才“生聚理用”,持續打造高質量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從每年校園招聘中對新能源領域人才予以重點傾斜,到根據業務發展所需加大領軍人才等專業化人才引進力度,再到建設新能源人才培養體系,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先進企業的優勢資源舉辦多期新能源人才培訓班,中國石油加大新能源人才培養力度,聚力打造新能源發展的人才高地。

        偉大事業往往不會一帆風順,宏偉奮斗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能源領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中國石油新能源業務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

        市場和人才競爭日趨激烈。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加快出海,新能源領域的市場和人才競爭愈發激烈,特別是對剛步入新能源賽道的油氣企業來說,需要把握市場變化的節奏,在持續推進油氣增儲上產的同時,要立足自身資源、產業等基礎優勢,穩中求進推動新能源業務發展,進一步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強對油氣和新能源領域的專業化、復合型人才引進和培養,不斷積勢蓄能。

        創新技術加快迭代升級。在資本和市場的推動下,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油氣企業來說,發力新能源技術需要找準方向,聚焦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立足當前和長遠,整合自身科研技術力量,吸引和集聚多方創新資源,加快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研發,不斷提升新能源業務發展的科技含金量。

        積厚成勢、乘勢而上,中國石油正以劈波斬浪、砥礪奮進的姿態,加速駛向“風光無限”的新藍海。ㄓ浾 陳欽強)

      版權所有: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 京ICP經營許可證010289號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國新網許可證10120170016號

      網站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2094114 | 編輯信箱:news@vip.oilnews.cn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