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大雪覆蓋著新疆火焰山下的茫茫戈壁。位于戈壁腹地的吐哈油田吐魯番采油管理區紅連采油中心勝北5站內,駐站員工正忙碌著。
“氣溫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了,管網容易凍堵。特別是那幾口重點井,咱們要多操點心,可不敢馬虎!”16時,巡檢工張興虎背上工具包,準備出門巡檢時叮囑著同事。
勝北5站是吐哈油田天然氣生產的重要站點。這里四面都是戈壁,道路崎嶇,方圓十里不見人煙。這里生產的天然氣,占吐魯番市民用氣量的一半以上。入冬以來,氣溫驟降,油田加大保供力度,為吐魯番市溫暖過冬持續“送暖”。
“周廣軍、劉朝銀和我常年駐守在這里。這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張興虎正忙著給一口生產井外輸管線穿“棉衣”,再用棉線條綁結實。
“這口井叫勝北5-1井。因為有了它,才有了這個集輸站。后來,這里又鉆探了水平井勝北502H井,致密氣開發取得了突破,產量上去了,我們也跟著到這來了。”提起工作,張興虎滔滔不絕。小站內哪口井產油多、哪口井氣量大、哪口井加熱爐運行得好,他都了如指掌。
據張興虎介紹,2013年的勝北5站,只有4間野營房,3名員工駐守,承擔著8口井的油氣生產任務,日產油16.3噸,日產氣7.8萬立方米。2019年,勝北區塊致密氣開發取得突破,勝北5站也壯大成為一個能采能注、能集能輸的“大站”,油氣水井數量增加了3倍,油氣產量大幅攀升。但駐守在這里的人依舊僅有3人。
“那時油氣現場沒有遠程監控。每天早上不到7點,我就開車到各單井上抄錄數據,檢查加熱爐、排液,趕在8點前將數據報送上去。”張興虎介紹道。
轉眼10年過去了,如今,隨著數字化油田建設步伐的加快,A11遠程監控系統得到普及,小站油氣井生產實現了智能化管理,但張興虎仍堅持每天到現場巡檢,確認每塊壓力表、每個閥門的狀況。“每天不去看一看、摸一摸,心里總覺得不踏實。”張興虎笑著對記者說。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已經23時了,中控室值班人員發現產氣量有所下降,趕緊給張興虎打電話。張興虎接到電話后,立刻從床上爬起來,十幾分鐘后趕到現場,將區域內的生產井逐一巡查了一遍,等他排除故障返回駐地,已是凌晨2時。
“還有一個月,我就要退休了。這個冬季,站好最后一班崗,多生產天然氣,雖然累點苦點,也是給自己留個念想。”張興虎說。(記者 羅建東 通訊員 張波 郭亞冬)
微信公眾號:zgsybwx